Linux基线检测:VPS服务器安全配置要点
用Linux系统的VPS服务器如何做基线检测?从账户安全到软件更新,5大配置要点+避坑指南,新手也能快速上手。
刚接触VPS服务器的朋友常问:“基线检测到底查什么?”简单说,就是按预设的安全标准,检查服务器配置是否达标。比如账户有没有多余的、文件权限是否太松、端口是不是开太多——这些都是黑客最爱钻的空子。今天就分模块拆解,帮你避开新手常踩的坑。
账户与认证:从源头堵漏洞
新手最容易忽略的是默认账户和弱密码。我见过不少案例,服务器被攻击的第一步,就是黑客用“test”“admin”这类默认账户暴力破解。
- 删冗余账户:Linux装完会自带一些不用的账户,比如“games”“nobody”。用`userdel 用户名`直接删除,或`usermod -L 用户名`锁定(L是Lock的缩写)。
- 强密码不是“123456”:密码至少8位,字母(大小写都要)+数字+符号(比如!@#)混着来。用`passwd 用户名`命令改密码时,系统会提示强度,绿色“强”才合格。
- 别让root裸奔:root是超级管理员,远程登录风险极高。改`/etc/ssh/sshd_config`文件,把`PermitRootLogin yes`改成`no`,重启SSH服务(`systemctl restart sshd`)。普通用户用`sudo`临时提权更安全。
文件权限:敏感数据的“防盗门”
文件权限设太松,等于给黑客留钥匙。之前有用户把数据库配置文件设为“所有人可读写”,结果数据被篡改。
- 用chmod调权限:`chmod 600 文件名`表示只有所有者可读可写(6是读4+写2,0是其他用户无权限)。像`/etc/passwd`这种关键文件,建议设600。
- 查SUID/SGID文件:这俩权限(Set User ID/Set Group ID)会让普通用户用程序时获得文件所有者的权限,用`find / -perm /6000`命令查,非必要的全关掉(`chmod u-s 文件名`)。
服务端口:只开必要的“窗户”
开过网店的朋友都知道,门开多了容易进贼。服务器也一样,多余的服务和端口就是暴露的“窗户”。
- 关闲置服务:用`systemctl list-units --type=service`看运行的服务,不用的`systemctl stop 服务名`停掉,再`disable`禁止开机启动(比如不跑网站的话,httpd服务可以关)。
- 防火墙锁端口:用`firewall-cmd`(CentOS)或`iptables`(Debian)只开必要端口。比如只留SSH(22)、HTTP(80)、HTTPS(443),其他全拒绝。命令示例:`firewall-cmd --add-port=22/tcp --permanent`。
日志监控:抓攻击的“摄像头”
没日志就像家里没监控,被偷了都不知道。之前有客户服务器被植入挖矿程序,看日志才发现凌晨有异常SSH登录。
- 开系统日志:确保`rsyslog`服务运行(`systemctl status rsyslog`),它会把事件记到`/var/log/messages`(系统事件)、`/var/log/secure`(认证日志)等文件。
- 定期翻日志:每周花10分钟看`/var/log/secure`,查有没有连续失败的登录尝试(比如“Failed password for root”重复多次),可能是暴力破解。
- 用工具辅助分析:装`Logwatch`(`yum install logwatch`),它会生成日报,帮你快速定位异常。
软件更新:补漏洞的“补丁贴”
很多安全事件是因为没打补丁。比如2023年某Linux内核漏洞,没更新的服务器三天内被攻击率涨了30%。
- 定期全量更新:用`yum update`(CentOS)或`apt upgrade`(Ubuntu),不仅更新软件,还包括内核。注意更新前备份重要数据。
- 追安全公告:关注CVE(公共漏洞库)或发行版官网(比如Debian Security),高危漏洞补丁优先装。
最后说测试方法:手动检查能深入看细节,但费时间;用自动化工具(比如Lynis)快,但可能漏复杂问题。建议新手先用工具扫一遍,再手动复查关键项。
我们的VPS服务器支持IPv6,针对跨境电商场景优化了网络延迟,同时提供自动化基线检测工具,帮用户快速完成安全配置——从账户到补丁,每个环节都替你盯着,运维更省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