VPS服务器购买前必做:用ping/traceroute测网络
文章分类:更新公告 /
创建时间:2025-10-25
在VPS服务器购买前,网络质量是决定后续使用体验的关键指标。去年有位从事外贸建站的用户,购买VPS后发现跨境访问延迟高达200ms,客户打开网页频繁超时,最终不得不迁移服务器。后来通过回溯测试记录发现,问题根源在于购买前未做网络检测,选到了跨运营商的绕路线路。这提醒我们:VPS服务器购买前,用Linux自带的ping和traceroute工具做网络“体检”很有必要。
ping:快速检测连通性与延迟
ping是Linux系统中最基础的网络检测工具,通过向目标IP发送ICMP数据包并接收响应,能直观反映两点信息:是否能连通、数据往返需要多久(RTT,往返时间)。操作简单,在本地Linux终端输入命令即可——比如测试某VPS服务器(假设IP为203.0.113.5,这是RFC文档中预留的测试IP),输入“ping -c 10 203.0.113.5”,其中“-c 10”表示只发送10个数据包(避免无限发送)。
执行后会看到类似这样的输出:
64 bytes from 203.0.113.5: icmp_seq=1 ttl=55 time=42.3 ms
...
--- 203.0.113.5 ping statistics ---
10 packets transmitted, 9 received, 10% packet loss, time 9013ms
rtt min/avg/max/mdev = 38.214/43.567/51.023/3.125 ms
重点看三个数据:一是丢包率(示例中10%),超过20%的丢包会明显影响视频、直播等实时业务;二是平均延迟(示例中43.5ms),跨境访问建议控制在100ms内,本地节点最好低于50ms;三是是否有“unreachable”提示,若持续显示无法到达,可能是服务器未开机或防火墙拦截。
traceroute:追踪路径找“堵点”
如果ping显示丢包或高延迟,就需要用traceroute进一步定位问题节点。这个工具通过逐步增加数据包的生存时间(TTL),迫使每一跳网络节点返回ICMP错误信息,从而追踪出从本地到VPS服务器的完整路径。在Linux终端输入“traceroute 203.0.113.5”,会得到类似下面的结果:
1 192.168.1.1 (192.168.1.1) 1.234 ms 1.123 ms 1.001 ms
2 219.141.136.1 (219.141.136.1) 20.567 ms 19.876 ms 20.123 ms
3 202.97.224.138 (202.97.224.138) 150.345 ms !X 149.876 ms !X 151.234 ms !X
...
10 203.0.113.5 (203.0.113.5) 45.678 ms 44.987 ms 45.123 ms
每一行代表网络路径中的一个节点(跳数)。观察每跳的延迟和是否有“!X”(表示被过滤)、“*”(表示无响应)。比如示例中第3跳延迟突然从20ms升到150ms,且标记“!X”,说明该节点可能是跨运营商的边界节点,存在链路拥塞或策略限制。这时候可联系VPS服务商确认该节点是否属于其推荐线路,避免选到绕路服务器。
测试总结与避坑提醒
VPS服务器购买前的网络测试不是走形式,而是用ping看连通性、用traceroute找堵点的双重保险。实际操作中建议:一是选择不同时间段测试(比如白天和晚上),避免因网络拥塞误判;二是对比多个候选VPS的测试结果,优先选丢包率低于5%、平均延迟稳定且路径节点少的。记住,花10分钟做两项测试,能帮你避开80%的网络坑,让后续业务运行更稳定。
上一篇: 云服务器网站部署新手入门全流程指南
工信部备案:苏ICP备2025168537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