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nux新手用国外VPS:网络与权限设置速成指南
文章分类:更新公告 /
创建时间:2025-09-18
对刚接触Linux的新手来说,国外VPS的网络与权限设置是绕不开的基础课。掌握这些操作不仅能保障服务器稳定运行,更是后续部署网站、搭建服务的关键前提。本文将用实操指南带你快速上手。
网络设置:让VPS「连得稳、防得牢」
静态IP配置:固定网络标识
搭建网站或运行长期服务时,静态IP能避免动态分配带来的连接中断问题。以CentOS系统为例,网络配置文件通常存放在`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/`目录下,文件名多为`ifcfg-eth0`(实际可能因网卡不同略有差异)。
用`vi`或`nano`打开文件后,按需求修改参数。以下是典型配置示例:
TYPE=Ethernet # 网络类型
BOOTPROTO=static # 启用静态IP(dhcp为动态分配)
NAME=eth0 # 网卡名称
DEVICE=eth0 # 设备名需与NAME一致
ONBOOT=yes # 开机自动启用
IPADDR=192.168.1.100# VPS的IP地址
NETMASK=255.255.255.0# 子网掩码
GATEWAY=192.168.1.1 # 网关地址
DNS1=8.8.8.8 # 主DNS服务器(谷歌公共DNS)
DNS2=8.8.4.4 # 备用DNS服务器
修改完成后保存文件,执行`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`重启网络服务,静态IP就生效了。
防火墙设置:守护网络安全
CentOS 7及以上系统推荐用`firewalld`管理防火墙。首次使用需先启动服务:
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 # 启动服务
systemctl enable firewalld # 开机自启
若要开放SSH的22端口(远程管理常用),输入命令:
firewall-cmd --zone=public --add-port=22/tcp --permanent
firewall-cmd --reload
这里`--permanent`表示规则永久生效,`--reload`是重新加载配置。同理,开放80端口(网站服务)只需将`22/tcp`替换为`80/tcp`即可。
权限设置:管好「谁能做什么」
用户与组管理:明确操作角色
Linux通过用户和用户组划分操作权限。创建新用户`newuser`并设置密码:
useradd newuser # 创建用户
passwd newuser # 设置密码(按提示输入并确认)
若需分组管理,可用`groupadd newgroup`创建新组,再用`usermod -aG newgroup newuser`将`newuser`加入`newgroup`组。这样组内用户可共享部分权限,避免权限过于分散。
文件权限调整:控制访问粒度
文件和目录的权限通过读(r)、写(w)、执行(x)三种权限组合控制,对应数字4(r)、2(w)、1(x)。例如:
- 给`test.txt`设置「所有者读写执行、所属组读写、其他用户只读」权限:
chmod 764 test.txt # 7=4+2+1(rwx),6=4+2(rw),4=r
- 给目录`testdir`的所属组添加执行权限(允许进入目录):
chmod g+x testdir # g代表所属组,+x表示添加执行权限
若要修改文件所有者和所属组(如将`test.txt`归属`newuser`和`newgroup`):
chown newuser:newgroup test.txt
掌握这些网络与权限的基础操作后,你将能更从容地使用Linux国外VPS。无论是搭建个人博客还是测试开发环境,稳定的网络连接和清晰的权限管理,都是服务器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