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entOS 7.9云服务器基础网络配置入门指南
文章分类:更新公告 /
创建时间:2025-10-05
使用CentOS 7.9云服务器时,基础网络配置是绕不开的环节。从确保服务器联网通信到保障基础安全,每一步配置都直接影响云服务器的可用性。本文结合实际操作场景,带你快速掌握CentOS 7.9云服务器基础网络配置的核心要点。
配置前必做:确认网络参数
正式操作前,必须提前获取云服务提供商分配的网络参数——IP地址、子网掩码、网关、DNS服务器地址。这些信息是配置的基础,遗漏或错误会直接导致配置失败。举个例子,某企业运维人员曾因未确认网关地址,直接修改配置文件,结果服务器无法访问外部网络,排查半小时才发现是网关填写错误。因此,建议配置前先通过工单或控制台确认参数,避免类似问题。
静态IP配置:稳定连接的关键
需要长期固定联网的场景(如部署数据库、Web服务器),静态IP是首选。具体操作分四步:
1. 打开网络配置文件。使用命令 `vi 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/ifcfg-eth0`(`eth0`为默认网卡名,部分环境可能显示`ens33`等,需通过`ip addr`命令确认实际名称)。
2. 修改核心参数。将`BOOTPROTO=dhcp`改为`BOOTPROTO=static`(启用静态IP),并添加:
IPADDR=192.168.1.100 # 分配的静态IP
NETMASK=255.255.255.0 # 子网掩码
GATEWAY=192.168.1.1 # 网关地址
DNS1=8.8.8.8 # 首选DNS(如阿里云公共DNS 223.5.5.5)
DNS2=114.114.114.114 # 备用DNS
3. 保存退出。按`Esc`键输入`:wq`回车。
4. 重启网络服务生效。执行`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`命令。
动态IP配置:灵活联网的选择
临时测试或移动设备接入场景,动态IP(DHCP自动分配)更便捷。操作步骤更简单:
1. 同样用`vi`打开`ifcfg-eth0`配置文件。
2. 将`BOOTPROTO`值改为`dhcp`(若原为`static`需删除IP、网关等静态参数)。
3. 保存退出后执行`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`,服务器会自动从DHCP服务器获取IP。
静态与动态IP:怎么选?
两种配置各有优劣,具体看使用场景:
- 静态IP:优势是地址固定、便于管理(如远程连接、防火墙规则设置),但需手动维护IP池,适合服务器、监控设备等需要稳定联网的场景。
- 动态IP:优势是自动分配、无需手动干预,缺点是IP可能变化(影响远程访问),适合测试机、临时办公终端等对地址稳定性要求低的场景。
防火墙:别让安全设置成阻碍
CentOS 7.9默认启用`firewalld`防火墙,配置不当会导致服务无法访问。常见操作如下:
- 查看状态:`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`(显示`active`表示运行中)。
- 临时关闭:`systemctl stop firewalld`(重启后会恢复)。
- 永久禁用:`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`(禁止开机自启)。
- 开放端口(推荐):若需保留防火墙,执行`firewall-cmd --zone=public --add-port=80/tcp --permanent`(开放80端口),再`firewall-cmd --reload`生效。例如部署Web服务时,未开放80端口会导致外部无法访问,通过此命令即可解决。
掌握这些基础操作后,CentOS 7.9云服务器的网络配置不再是难题。实际操作中多核对参数、注意防火墙规则,遇到问题可通过`ping`测试连通性,或用`systemctl status network`查看网络服务状态,逐步排查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