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用Linux国外VPS入门指南:从SSH连接到基础命令使用
文章分类:售后支持 /
创建时间:2025-09-13
创业初期搭建测试环境或部署网站时,Linux国外VPS是常见选择。但如何快速上手?本文从SSH远程连接到基础命令操作,手把手教你高效管理服务器。

SSH连接:远程控制的第一步
要使用Linux国外VPS,首先需通过SSH(安全外壳协议)建立远程连接。SSH是专为远程登录设计的安全协议,能加密传输数据,防止信息在网络中被窃取。
使用前需准备好VPS的IP地址、用户名及登录密码——这些信息通常在购买时由服务商提供。不同操作系统的连接方式略有差异:
Windows用户推荐用PuTTY工具。打开后在"Host Name (or IP address)"输入VPS的IP地址,端口保持默认22,点击"Open"。首次连接会弹出安全警告,选择"是"后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即可登录。
Linux或macOS用户更简单,直接在终端输入命令。例如以root用户连接IP为192.168.1.1的VPS,输入"ssh root@192.168.1.1"回车。首次连接系统会提示确认VPS指纹信息,输入"yes"后输入密码完成登录。
基础命令:管理VPS的必备技能
成功登录后,掌握基础Linux命令是高效管理的关键。这些命令能帮你完成文件操作、系统查看等核心任务。
文件与目录:最频繁的操作
"ls"是最常用的命令之一,输入后直接列出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和文件夹。若想查看隐藏文件,可加参数"ls -a"。
切换目录用"cd"。进入名为"test"的文件夹输入"cd test",返回上一级则输入"cd .."。若要跳转到根目录,直接输入"cd /"即可。
创建新文件夹用"mkdir"。例如"mkdir project"会生成名为"project"的空文件夹。删除文件或文件夹需谨慎:删除单个文件用"rm test.txt",删除带内容的文件夹需加递归参数"rm -r logs"(操作前务必确认路径,避免误删)。
文件编辑:修改内容的工具
查看文件内容最快捷的是"cat"命令。输入"cat readme.txt"能直接在终端显示文件全部内容,适合查看小文件。
编辑文本推荐nano编辑器——界面友好,新手易上手。输入"nano config.ini"打开文件后,用方向键移动光标修改内容。完成后按"Ctrl+X",提示保存时按"Y"确认,最后输入文件名(或直接回车使用原名称)退出。
系统状态:掌握运行情况
想了解系统基本信息,输入"uname -a"会显示内核版本、主机名、操作系统类型等详细数据。
查看磁盘使用情况用"df -h",它会以GB/MB为单位,直观展示各分区的总容量、已用空间和剩余空间,帮你及时清理冗余文件。
我们在实际运维中发现,新手常因记错命令导致操作失误。比如曾有同事误将"rm -r logs"输成"rm -r /logs",险些删除根目录文件。建议新手先在测试目录练习,熟悉后再操作关键路径。
掌握这些基础操作后,你已能完成Linux国外VPS的日常管理。后续可逐步学习服务部署、防火墙配置等进阶技能,让VPS更好地服务业务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