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nux云服务器初始化配置必做事项清单
文章分类:售后支持 /
创建时间:2025-08-01
新购Linux云服务器后,初始化配置是保障安全与稳定的关键。很多新手用户拿到服务器后直接开始部署应用,却忽略了基础配置的重要性——这些操作看似简单,实则是防御攻击、避免数据丢失的第一道防线。本文整理了5项必做事项,从系统更新到软件安装逐一拆解,附具体命令示例,助你快速搭建可靠环境。
1. 系统更新:打好安全地基
系统更新指对Linux云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及软件包进行升级,目的是修复安全漏洞、提升性能并获取新功能。举个实际例子,去年某企业因未及时更新内核,被曝出利用旧版漏洞的恶意脚本入侵事件,可见定期更新绝非“可有可无”。
具体操作分两类:
- Debian/Ubuntu系用命令:
sudo apt update # 刷新软件源
sudo apt upgrade -y # 升级所有可更新包
- Red Hat/CentOS系用:
sudo yum update -y
建议每月固定时间执行,生产环境更新前可先备份关键数据,避免因依赖冲突影响业务。
2. 用户管理:权限控制的核心
直接使用root账户操作是新手常见误区——一旦密码泄露,服务器将完全暴露风险。正确做法是创建普通用户并按需分配权限。
创建用户“admin”并设置密码:
sudo adduser admin # 按提示输入密码和用户信息
sudo passwd admin # 后续可重置密码
赋予sudo权限(允许执行管理员命令):
sudo visudo # 安全编辑sudoers文件
在"root ALL=(ALL) ALL"下方添加
admin ALL=(ALL) NOPASSWD:ALL # 可选无密码sudo(根据安全需求调整)
完成后建议用新用户登录测试,确认权限正常后再禁用root远程登录(后续SSH配置部分会讲)。
3. 防火墙设置:守住网络入口
防火墙相当于服务器的“门卫”,只允许合法流量通过。以Ubuntu的ufw(Uncomplicated Firewall)为例,操作简单但足够应对基础防护。
基础配置步骤:
sudo ufw allow 22/tcp # 允许SSH端口(默认22,若修改过端口需调整)
sudo ufw allow 80/tcp # 允许HTTP(网站访问)
sudo ufw allow 443/tcp # 允许HTTPS(加密网站)
sudo ufw enable # 启用防火墙
sudo ufw status # 查看当前规则
注意:首次配置时务必保留SSH端口,否则可能导致无法远程连接。生产环境建议只开放必要端口,比如纯数据库服务器可关闭80/443。
4. SSH配置:加固远程访问
SSH(Secure Shell)是远程管理云服务器的核心协议,但默认配置存在安全隐患。两个关键操作:改端口+禁用root登录。
修改SSH端口(以改为2222为例):
sudo vim /etc/ssh/sshd_config # 编辑配置文件
找到"Port 22"行,修改为
Port 2222
找到"PermitRootLogin yes",修改为
PermitRootLogin no # 禁用root直接登录
保存后重启服务生效:
sudo systemctl restart sshd
额外建议:搭配密钥登录(生成SSH密钥对,将公钥上传服务器),可彻底避免密码暴力破解风险。
5. 软件安装:按需搭建业务环境
最后一步是安装业务所需软件。以常见的Nginx网站服务器为例:
sudo apt install nginx -y # Ubuntu安装
sudo systemctl start nginx # 启动服务
sudo systemctl enable nginx # 设置开机自启
若需安装数据库(如MySQL),可执行:
sudo apt install mysql-server -y
sudo mysql_secure_installation # 初始化安全设置(设置root密码、删除匿名用户等)
安装后建议通过“systemctl status 服务名”检查运行状态,确保配置生效。
完成这5项操作,你的Linux云服务器基本就具备了安全、稳定的运行基础。后续使用中,定期检查更新、监控防火墙状态、定期修改用户密码,能进一步降低运维风险。无论是搭建个人博客还是企业级应用,初始化配置都是值得花时间打磨的“第一步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