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外云服务器Linux装K3s:边缘计算部署指南
文章分类:售后支持 /
创建时间:2025-11-08
在边缘计算场景中,K3s作为轻量级Kubernetes(K8s,容器编排管理系统)发行版,凭借资源占用少、部署速度快的特点,成为小型集群或边缘节点的优选方案。本文将手把手教你在海外云服务器的Linux系统上完成K3s安装与边缘应用部署。
前期准备:确保环境适配
开始安装前,需确认海外云服务器满足基础条件。首先,系统需为Ubuntu、CentOS等主流Linux发行版;其次,服务器网络需稳定且能正常访问外网(K3s安装需下载官方镜像);最后,资源配置建议至少1核2G内存、20G存储,以保障K3s及后续应用的流畅运行。
系统状态检查
登录海外云服务器后,通过以下命令快速确认系统状态:
# 查看内核版本及系统信息
uname -a
# 检查磁盘剩余空间(建议可用空间≥10G)
df -h
# 查看内存使用情况(建议可用内存≥1G)
free -h
若磁盘或内存不足,需先扩容或终止不必要进程释放资源。
K3s安装:一条命令完成部署
海外云服务器的Linux系统安装K3s操作非常简便,仅需执行官方提供的一键安装命令:
curl -sfL https://get.k3s.io | sh -
该命令会自动从K3s官方源下载安装包并完成部署。安装时长取决于服务器网络速度,通常5-10分钟内完成。安装成功后,K3s服务会自动启动并注册为系统服务。
安装结果验证
安装完成后,通过以下命令检查K3s集群状态:
sudo kubectl get nodes
若输出中显示当前节点状态为"Ready",则说明安装成功。若提示"kubectl: command not found",可通过重启终端或执行`sudo ln -s /usr/local/bin/kubectl /usr/bin/kubectl`创建软链接解决。
参数配置:按需调整集群设置
K3s默认配置已适配多数场景,若需自定义参数(如修改集群网络插件、调整API端口),可编辑配置文件:
sudo nano /etc/rancher/k3s/config.yaml
常见配置项包括:
- `cluster-cidr`:容器网络IP段
- `service-cidr`:服务网络IP段
- `flannel-backend`:网络插件类型(默认vxlan)
修改完成后,按`Ctrl+O`保存、`Ctrl+X`退出,再通过以下命令重启K3s服务使配置生效:
sudo systemctl restart k3s
应用部署:以Nginx为例的实践
完成K3s安装配置后,即可部署边缘计算应用。以下通过部署Nginx服务演示完整流程:
1. **创建部署文件**
新建`nginx-deployment.yaml`文件,输入以下内容:
apiVersion: apps/v1
kind: Deployment
metadata:
name: nginx-deployment
spec:
replicas: 3
selector:
matchLabels:
app: nginx
template:
metadata:
labels:
app: nginx
spec:
containers:
- name: nginx
image: nginx:1.14.2
ports:
- containerPort: 80
该文件表示部署3个Nginx容器实例,监听80端口。
2. **执行部署命令**
在文件所在目录执行:
sudo kubectl apply -f nginx-deployment.yaml
3. **查看部署状态**
通过以下命令检查Pod运行状态:
sudo kubectl get pods
当输出中3个Pod均显示"Running"时,说明部署成功。此时可通过`curl http://[服务器公网IP]`访问Nginx默认页面验证服务可用性。
通过上述步骤,你已在海外云服务器的Linux系统上完成K3s安装、配置及边缘应用部署。K3s的轻量特性与海外云服务器的弹性资源结合,能有效降低边缘计算场景的部署门槛与运维成本。
工信部备案:苏ICP备2025168537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