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服务器容器入门:Docker安装与镜像构建指南
文章分类:技术文档 /
创建时间:2025-08-16
在香港服务器上部署应用时,容器技术是提升效率的利器。Docker作为主流容器工具,能简化部署流程、提高资源利用率。本文将手把手教你在香港服务器上安装Docker,并完成基础镜像构建,适合新手快速入门。

Docker安装:以Ubuntu系统为例
在香港服务器上安装Docker前,需确认系统兼容性。主流Linux发行版如Ubuntu、CentOS均支持Docker,这里以最常见的Ubuntu系统为例,分步骤说明安装过程。
第一步,更新系统软件包列表。打开终端执行命令:sudo apt-get update。这一步会同步最新的软件包信息,确保后续安装的是最新版本Docker。
第二步,安装必要依赖。执行命令:sudo apt-get install apt-transport-https ca-certificates curl software-properties-common。这些工具是Docker运行和软件源配置的基础。
第三步,添加Docker官方GPG密钥。输入命令:curl -fsSL https://download.docker.com/linux/ubuntu/gpg | sudo apt-key add -。密钥用于验证软件包来源,保障下载的Docker为官方安全版本。
第四步,配置Docker软件源。执行:sudo add-apt-repository "deb [arch=amd64] https://download.docker.com/linux/ubuntu $(lsb_release -cs) stable"。这一步将Docker官方仓库添加到系统源列表。
最后,完成安装。再次更新软件包列表并安装Docker:sudo apt-get update && sudo apt-get install docker-ce。
安装完成后,通过sudo docker run hello-world验证。若终端输出"Hello from Docker!"等信息,说明Docker已成功运行。
镜像构建:从Dockerfile到可用镜像
在香港服务器上装好Docker后,构建自定义镜像能让应用部署更灵活。镜像是容器的“模板”,包含应用运行所需的代码、依赖和配置。
构建镜像的核心是编写Dockerfile(用于定义镜像构建步骤的文本文件)。以下是一个Python应用的Dockerfile示例:
使用官方Python 3.9轻量镜像(减少体积)
FROM python:3.9-slim
设置容器内工作目录
WORKDIR /app
复制本地项目文件到容器工作目录
COPY . /app
安装依赖(--no-cache-dir避免缓存占用空间)
RUN pip install --no-cache-dir -r requirements.txt
暴露应用端口(与代码中配置一致)
EXPOSE 5000
定义容器启动命令
CMD ["python", "app.py"]
这个Dockerfile的逻辑很清晰:基于官方Python镜像,将本地项目文件复制到容器,安装依赖后暴露端口,最后指定启动命令。
编写完成后,在Dockerfile所在目录执行构建命令:docker build -t myapp:1.0 .。其中“-t”指定镜像名称和版本(myapp:1.0),“.”表示使用当前目录作为构建上下文(即Dockerfile所在路径)。
构建完成后,用docker images查看本地镜像列表。若看到REPOSITORY为myapp、TAG为1.0的镜像,说明构建成功。后续可通过docker run myapp:1.0启动容器,完成应用部署。
在香港服务器上结合Docker容器技术,能显著提升应用部署的灵活性和可移植性。实际使用中,还可通过多阶段构建减少镜像体积,或添加健康检查优化容器稳定性,进一步适配不同业务场景的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