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外VPS上CentOS 9安全防护与加固指南
文章分类:行业新闻 /
创建时间:2025-11-24
在国外VPS上部署CentOS 9时,安全防护配置与加固是保障数据和服务稳定的关键。无论是个人建站还是企业应用,做好基础安全设置都能大幅降低被攻击风险。以下从6个核心环节展开具体操作指南。
第一步:系统更新
系统更新是安全防护的第一步。CentOS 9会定期推送安全补丁和功能更新,及时安装能修复已知漏洞。操作方法很简单,用终端执行这条命令即可:
sudo dnf update -y命令中的“-y”参数会自动确认所有更新选项,无需手动输入“yes”,执行完成后系统会自动安装最新补丁。
第二步:防火墙配置
CentOS 9默认使用Firewalld(防火墙管理工具),合理配置能拦截大部分非法网络请求。具体分四步操作:
1. 检查防火墙状态:
sudo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如果显示“inactive”说明未启动,用这条命令启动:
sudo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2. 设置开机自启(避免重启后失效):
sudo systemctl enable firewalld3. 开放必要端口:比如需要远程管理的SSH服务,开放22端口(若修改过SSH端口需对应调整):
sudo firewall-cmd --permanent --add-port=22/tcp4. 最后重载规则使设置生效:
sudo firewall-cmd --reload第三步:SSH服务安全优化
SSH是远程管理服务器的主要方式,也是暴力破解的重灾区,这几个操作能显著提升安全性:
- 修改默认端口:用文本编辑器打开`/etc/ssh/sshd_config`,找到“Port 22”行,改成不常用的端口(如2222),降低被扫描概率。
- 禁用root直接登录:同一文件中找到“PermitRootLogin yes”,改为“PermitRootLogin no”,强制使用普通用户登录后再切换权限。
- 启用密钥认证替代密码:本地生成SSH密钥对(命令`ssh-keygen`),将公钥内容复制到服务器的`~/.ssh/authorized_keys`文件,然后在`sshd_config`里把“PasswordAuthentication yes”改为“no”,彻底关闭密码登录。
完成修改后重启SSH服务生效:
sudo systemctl restart sshd第四步:用户与权限管理
权限管理混乱是常见安全隐患,建议按这三步操作:
1. 创建普通用户:用这条命令新建一个管理用户(“username”替换为自定义名称):
sudo useradd -m username设置登录密码:
sudo passwd username2. 赋予sudo权限:编辑`/etc/sudoers`文件(推荐用`visudo`命令避免格式错误),添加一行:
username ALL=(ALL) ALL这表示该用户可以临时使用管理员权限执行命令。
3. 清理冗余账户:用`userdel`删除不需要的用户(如测试账号),`groupdel`删除多余用户组,减少攻击面。
第五步:SELinux配置
SELinux(安全增强型Linux)是CentOS的强制访问控制模块,能进一步限制程序权限。新手可先查看当前状态:
sestatus显示“enforcing”为强制模式(推荐),“permissive”为警告模式,“disabled”为关闭。若需临时关闭(如调试程序):
sudo setenforce 0注意:临时关闭重启后会失效,永久修改需编辑`/etc/selinux/config`文件,将“SELINUX=enforcing”改为其他模式(如“disabled”),但非必要不建议关闭。
第六步:定期数据备份
即使做好防护,数据丢失风险依然存在,定期备份是最后一道防线。推荐用`rsync`命令同步数据,示例:
rsync -avz /path/to/source /path/to/destination“-a”保留文件属性,“-v”显示详细过程,“-z”压缩传输,可根据需求调整参数。也可以结合云存储或外接硬盘做离线备份。
掌握以上6个环节,基本能覆盖国外VPS上CentOS 9的核心安全需求。实际操作中可根据业务类型(如网站、API服务)调整端口开放策略,敏感数据建议额外开启加密存储,进一步提升防护等级。
工信部备案:苏ICP备2025168537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