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entOS香港服务器基线检测:必查的5大配置项
文章分类:行业新闻 /
创建时间:2025-11-24
在使用CentOS香港服务器的过程中,基线检测(Baseline Check,指通过预设标准评估系统当前状态是否符合安全规范)是保障服务器安全与稳定运行的基础步骤。它能有效识别配置中的安全隐患与不规范项,避免因疏漏引发的业务中断或数据风险。以下是必须重点检查的五大配置项。
系统基本信息核查
系统版本与内核状态是基线检测的首要环节。通过“cat /etc/redhat-release”命令可查看CentOS具体版本,需确保使用官方支持的长期维护版(如CentOS 7/8),旧版本可能因停止更新存在已知漏洞。内核版本可通过“uname -r”获取,建议保持与官方安全补丁同步,定期执行“yum update kernel”升级,既能修复漏洞又能提升硬件兼容性。
账户与权限精细化管理
账户安全直接关系服务器整体风险等级。首先通过“cat /etc/passwd”遍历所有用户,清理长期未登录的冗余账户——用“userdel 用户名”删除,或“usermod -L 用户名”锁定。普通用户权限需严格限制,避免加入“wheel”等特权组,可通过“id 用户名”查看当前权限。密码策略方面,执行“passwd -S 用户名”检查密码状态,要求至少8位,包含大小写字母、数字和特殊符号(如!@#),并设置“chage -M 90 用户名”强制90天更换一次。
服务与端口最小化开放
运行“netstat -tuln”列出所有监听端口,关闭非必要服务。例如,若无需FTP则停止服务(“systemctl stop vsftpd”)并禁用开机启动(“systemctl disable vsftpd”),同时用“firewall-cmd --remove-port=21/tcp --permanent”关闭21端口。对必须开放的端口(如SSH的22端口),通过firewalld设置访问控制:执行“firewall-cmd --add-rich-rule='rule family="ipv4" source address="192.168.1.0/24" port port="22" protocol="tcp" accept' --permanent”,仅允许内网IP段连接,降低暴力破解风险。
文件系统安全加固
磁盘健康与文件权限是数据安全的最后防线。用“df -h”检查各分区使用率,关键分区(如/var、/home)建议保留30%以上可用空间,避免因满盘导致日志写入失败或应用崩溃。重要目录权限需严格限制:/etc目录(系统配置)设为“chmod 640”,仅root和特定用户组可读写;/root目录(管理员家目录)设为“chmod 700”,禁止其他用户访问。此外,安装文件完整性工具AIDE(“yum install aide”),初始化数据库(“aide --init”)后,定期执行“aide --check”扫描,发现文件哈希值异常立即排查。
日志与审计全量监控
日志是追踪异常行为的关键线索。检查/var/log目录下的messages(系统日志)、secure(安全日志),重点关注“Failed password”(密码错误)、“invalid user”(非法用户)等条目。建议每日用“logrotate”工具轮转日志(修改/etc/logrotate.conf配置保留30天),并用“rsync -avz /var/log 备份服务器IP:/备份路径”同步到异地存储,防止本地日志丢失。审计方面,启用auditd服务(“systemctl enable --now auditd”),添加规则监控关键操作:如“auditctl -w /etc/passwd -p wa -k passwd_modify”监控用户信息修改,通过“ausearch -k passwd_modify”快速检索审计记录。
完成上述配置检查后,CentOS香港服务器的安全基线将基本成型。定期执行基线检测(建议每月一次),结合业务需求动态调整策略,能有效降低因配置疏漏引发的安全风险,为业务稳定运行提供更坚实的保障。
工信部备案:苏ICP备2025168537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