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KA认证考试指南:VPS服务器部署K8s要点
文章分类:技术文档 /
创建时间:2025-10-21
在CKA认证考试中,VPS服务器部署Kubernetes(K8s)集群是绕不开的实操环节。曾有考生备考时因VPS服务器部署K8s集群遭遇网络不通、节点无法加入等问题,导致模拟练习进度严重受阻。这一案例说明,掌握部署要点对考试准备至关重要。
环境准备:硬件与网络双保障
使用VPS服务器部署K8s集群前,环境准备是首要步骤。服务器配置方面,需确保每个节点至少具备2核CPU、4GB内存和20GB磁盘空间。操作系统建议选择Ubuntu 18.04及以上版本或CentOS 7及以上版本,以保证与K8s的兼容性。
网络连通性需重点检查,可通过ping命令测试节点间通信——在节点A执行“ping 节点B的IP地址”,若能收到响应则网络正常。此外,必须开放K8s所需端口,如API Server的6443端口、etcd的2379-2380端口,避免因端口未开放导致通信故障。
组件安装:版本一致是关键
安装K8s组件时,建议使用官方脚本或包管理工具确保可靠性。以apt-get安装为例,需先添加K8s软件源,执行以下命令:
sudo apt-get update && sudo apt-get install -y apt-transport-https curl
curl -s https://packages.cloud.google.com/apt/doc/apt-key.gpg | sudo apt-key add -
echo "deb https://apt.kubernetes.io/ kubernetes-xenial main" | sudo tee /etc/apt/sources.list.d/kubernetes.list
sudo apt-get update
sudo apt-get install -y kubelet kubeadm kubectl
sudo apt-mark hold kubelet kubeadm kubectl
安装过程中需特别注意组件版本一致性,不同版本混合使用可能导致集群运行异常。
集群初始化:参数配置要精准
使用kubeadm初始化集群时,需注意参数配置。例如执行“sudo kubeadm init --pod-network-cidr=10.244.0.0/16”,其中“--pod-network-cidr”参数需根据所选网络插件调整地址范围。初始化完成后,按提示设置kubectl配置文件:
mkdir -p $HOME/.kube
sudo cp -i /etc/kubernetes/admin.conf $HOME/.kube/config
sudo chown $(id -u):$(id -g) $HOME/.kube/config
节点加入:验证细节防失败
主节点初始化完成后,需将其他节点加入集群。主节点会输出类似“kubeadm join <主节点IP>:6443 --token
网络插件:确保Pod通信流畅
K8s集群需通过网络插件实现Pod通信,常用插件包括Flannel、Calico等。以Flannel为例,执行“kubectl apply -f https://raw.githubusercontent.com/coreos/flannel/master/Documentation/kube-flannel.yml”完成安装后,可通过“kubectl get pods -n kube-system”检查插件Pod运行状态,确保所有Pod处于“Running”状态。
掌握上述要点后,使用VPS服务器部署K8s集群时能有效规避常见问题,提升部署成功率,为CKA认证考试奠定坚实基础。需牢记,遵循简单可靠原则,避免盲目追求复杂技术,方能顺利完成集群部署。